第(2/3)页 虽然这可能夸张了一点,但在香江,隐形富豪到处皆是,张玉良就是其中之一; 前世如果不是在1985年,会德丰大战爆发,大部分港人怎么也想不到,原来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会德丰,其最大股东居然是一个华人家族。 张家从20世纪初就已经在香江经商,靠着卖西药起家,50年代开始涉足地产; 在1962年,张家第四子张玉良以家族资金在中区兴建两栋大厦——联邦大厦与国际大厦。 在60年代,一个华人家族能在中环核心区域买下两块地皮,再以自己资金兴建两栋大厦; 其中的联邦大厦更是当时(前世)的香江第一高楼,家族实力可见一斑; 船王包玉钢估计在那一年也没这个能力,说是当时的香江第一华人家族也不为过。 但这样的家族,这种大投资,因为使用的是自己资金,当时的传媒及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,行为之低调,让人惊叹。 后来张玉良连续将两栋大厦售于马登家族的联邦地产换其股票,到了1970年,张玉良持有了超过77%的联邦地产股份。 而在1970年至1972年,张家再次借壳上市,以联邦地产、半山区梅道、花园台等物业先后交换会德丰股份,最高峰时期张家持有会德丰股票高达40%,而明面上的会德丰持股家族马登家族的股份还不足20%。 张家与马登家族相反,张家极其低调,只要其肉(实),不计其壳(名)。 而约翰马登则是好大喜功,只要其名,不计其实,相互配合,完美的形成了一个平衡。 直到后世会德丰亏损严重,矛盾才爆发出来。 而此刻,约翰马登因为不看好香江的前途,在包玉钢大肆减船登陆之时,仍然我行我素,大肆利用包玉钢低价出售的时机扩充航队,同时在欧洲几大造船厂花费数亿美元订购新船。 “赚钱在香江,发展在海外”——在这点上,会德丰与怡和如出一辙。 为了筹集资金购买货轮,同时减轻会德丰在香江的资产,联邦与国际两栋大厦的出售成为必然。 张玉良不称张氏家族,以‘我’为称呼,显然心里认为张氏家族这些年赚的家财,是属于他本人,根本没想过分给其他几房。 难怪后世要打官司,在港岛闹的纷纷扬扬! 张氏家族以前是港岛‘同居共财’的家族代表,即几房兄弟同住一个屋檐下,一起吃饭,一起买衣服........ 凭借勤俭、齐心的品质,张氏家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; 但郭老夫人在1977年一死,这个家族就分崩离析; 张氏家族共有四兄弟,老大1959年病死,老二1952年淹死,老三1979年气死,就剩下这个老四张玉良。 第(2/3)页